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的标志而得名。以下是关于印花税的详细介绍:

 

一、征税对象

1、合同类:如购销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财产租赁合同、货物运输合同、仓储保管合同、借款合同、财产保险合同、技术合同等。

2、产权转移书据: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书据,土地使用权、房屋等建筑物和构筑物所有权转让书据,股权转让书据等。

3、营业账簿:记载资金的账簿,按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合计金额征税;其他账簿按件计税。

4、证券交易:对在证券交易所、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交易的股票和以股票为基础的存托凭证征收。


二、税率

印花税采用从价计征的计税方式,根据不同的应税凭证类型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常见税率如下:

主要税率及适用范围

◎ 借款合同、融资租赁合同:借款金额或租金的万分之零点五(0.05‰)。

◎ 买卖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价款、报酬或使用费的万分之三(0.3‰)。

◎ 租赁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财产保险合同:租金、保管费、仓储费、保险费的千分之一(1‰)。

◎ 土地使用权出让书据、土地使用权及房屋等建筑物和构筑物所有权转让书据、股权转让书据:价款的万分之五(0.5‰)。

◎ 商标专用权、著作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转让书据:价款的万分之三(0.3‰)。

◎ 营业账簿: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的万分之二点五(0.25‰)。

◎ 证券交易: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1‰),目前对出让方单边征收。


三、计算方法

按比例税率计算:应纳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

 

四、缴纳方式

1、自行贴花:纳税人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

2、汇总缴纳:对于一些大额交易或频繁发生的业务,企业可以选择汇总缴纳方式,即按期汇总计算应纳税额并一次性缴清。

3、委托代征:税务机关委托经由发放或者办理应税凭证的单位代为征收印花税税款。

 

五、主要作用

1、筹集财政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可用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等方面的发展。

2、调节经济活动: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文件征收不同的税率,起到调节经济活动的作用,如抑制过度投机,维护市场的稳定。

3、促进公平竞争:对不公平的交易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保护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4、维护社会秩序:对涉及社会秩序的文件进行征税,如房地产交易、婚姻证明等,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六、印花税常见误区

无误一:未签订买卖合同无需缴纳印花税。

正解

企业之间书立的确定买卖关系、明确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订单、要货单等单据,且未另外书立买卖合同的,应当按规定缴纳印花税。

 

误区二:合同签订后又取消,缴纳的印花税可以退还。

正解:

未履行的应税合同、产权转移书据,已缴纳的印花税不予退还及抵缴税款;纳税人多贴的印花税票,不予退税及抵缴税款。

 

 

误区三合同中列明的增值税税款纳入印花税计税依据。

正解:

应税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应税产权转移书据的计税依据,为产权转移书据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误区四签订的合同上未列明金额的,不用缴纳印花税。

正解:

应税合同、产权转移书据未列明金额的,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按照实际结算的金额确定。

计税依据按照前款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按照书立合同、产权转移书据时的市场价格确定;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误区五已缴纳印花税的营业账簿,往后每年仍然都需要缴纳印花税。

正解:

应税营业账簿的计税依据,为账簿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

计金额。

已缴纳印花税的营业账簿,以后年度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比已缴纳印花税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增加的,按照增加部分计算应纳税额。


仁禾财税业务范围:

1、代理记账、整理旧账盘账;代理纳税申报、所得税汇算清缴、代理申领发票等

2、代理申办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代理申办税款减、免、退手续等

3、代理企业(个体户) 注册、营业执照年报、变更、注销等

4、出具公司税务审计报告(包括税务清算报告、所得税汇算清缴报告、税务注销清算报告等)

5、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注册、专利注册、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办理)

6、涉税鉴证(包括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和土地增值税清算税款鉴证等)

7、税务咨询(包括各类财税相关的问题咨询、企业财税问题剖析)

8、高企认定(辅导企业进行高企申报,帮助企业准备高企所需的资料)